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比赛 规则
查看: 1503|回复: 0

第十届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说明

[复制链接]

30

主题

1

回帖

106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68
发表于 2024-10-24 14: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赛时间:2024年11月2日-3日
比赛地点:嘉兴市嘉善县云澜湾温泉景区
报名时间:2024年10月25日之前
报名方式:参赛选手或团队领队发送报名表至邮箱reform2007@163.com

2024
11/02—11/03

第十届
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


鸣镝飞空挟霜远,认旗贴身飐日红。
终于迎来了第十届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与支持!
本届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将于2024年11月2-2024年11月3日举行,同时进行的还有第十二届西塘汉服文化周。
今年西塘杯传统弓箭赛事安排详述如下:

比赛时间:11月2-11月3日
比赛场地:云澜湾温泉景区

比赛项目  

战弓综合定距赛:近距3D靶、远距三元靶与地靶;战弓综合破甲赛;挑战赛。
其他活动:传统弓箭研讨会。

1. 战弓综合定距赛:近距3D靶24米/48米,远距三元靶80米,地靶120米;
战弓综合破甲赛15米
2. 挑战赛:120米-60米。

详细规则  

// 战弓综合赛定距赛//

分为近距3D靶与远距靶两个部分
1) 近距3D靶每个距离射2组各6支共12支箭,射中记1分。
2) 远距靶每个距离射2组各12支共24支箭,射中三元靶重点区域记2分,次要区域记1分。地靶为位于地面并以旗帜标注中心的同心圆,由内到外分值分别为3,2,1分。
3) 3D靶射中即为有效箭,三元靶按靶面箭支实际分值计算,地靶记分依据箭头在地面的落点而定,不包括高起的草面和地面以下穿深部分,压线按高分值计算。击中旗杆的,按旗杆上标注的分数分格线计算得分。击中旗帜并悬挂在旗帜上的箭支按中间分值计算。
4) 分数相同者,以决金箭方式确定排名(1支箭,以离标靶中心实际距离排名)。
5) 每名选手应在3分钟内完成6支箭/每组。5分钟完成12支箭/每组的射击。

//战弓综合赛破甲赛//

1) 装备要求:
弓:符合传统弓型标准,建议靠位拉力大于等于55斤(或60磅),不设上限。
箭:各型箭支均可,选手自行选择箭头类型。
2) 靶板规格:
未淬火靶板,规格为Q235B(厚度为1.0mm、1.5mm、2mm)。
3) 比赛方法:
距离15米,采取穿透计分。选手可自由选择靶板作为初始初始靶板(注:每名选手赛程中有一次换弓箭机会。)
每名射手每块靶板可以射3箭,穿透靶板有效区域即可直接晋级射击下一个厚度,按厚度与穿深排序,以3箭中最好成绩作为排名依据。
4) 每位选手打完后,必须标记箭孔,未击穿的箭支也要标注,其他选手击中此圈成绩无效,击穿板面缝隙也无效,需重新补箭。
5) 排名认定:如最终成绩相同,则以决金箭的方式确定排名(可更换弓箭)。
按明李呈芬《射经·神奇第十二》“孟子有言: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惟射亦然,是以君子习焉。习射以垩为圈,两人各立圈内,由远及近,对射相较,以避矢出圈者为负。眼明手疾,身法步法俱到,而矢不及于其身。”

//挑战赛(表演赛)//

1) 挑战赛为表演赛,比赛形式为擂台赛,参赛者需在定距射箭部分取得一定成绩方可参加;
2) 挑战双方分为守擂与攻擂双方;
3) 双方每箭限时10秒,超时未发射则失去该箭的发射机会;
4) 地面圈直径80cm,任意一方任意部位(含护具)被射中或身体任意部位触碰圈外地面即为负退出,胜者自动转为守擂方,下一位选手入场成为攻擂方;
5) 距离120米起,每射一箭后如不分胜负,则双方前进至下一个地面圈内,直至最近的60米距离处,直至分出胜负。双方必须在圈内站定后方可射击。
6) 参与选手可根据情况自行穿着护具或甲胄,但必须佩戴护目镜(组委会提供),视力不佳者需佩戴矫正视力的眼镜。
7) 仅允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箭支,如需要特殊长度的箭支请自备(必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指定箭头),弓在使用者最大拉距下不得超过45磅。

文化周及比赛非竞技项目安排  

1、文化周开幕式:选手可自由参加文化周开幕式嘉年华及依仗队列。
2、传统弓箭研讨会:11月2日晚举行,将就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及未来前景展开讨论。

三、其他说明与奖项设置
射手编号以千字文前八字+汉字数字编号靶位。
报名参赛选手均可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所有活动
奖项设置
1、战弓综合赛录取前八名并颁发奖状证书
2、破甲赛录取前八名并颁发奖状证书
3、挑战赛连守八擂及最终擂主并颁发奖品和奖状证书
奖金及奖品详细如下(单位: 元)
3848ed8a3197480c69265c474d8f45dd.png
报名参赛费用:
三晚住宿:  900元/人(含11月1日-11月3日三晚)
两晚住宿:  700元/人(含11月1日-11月2日两晚)
自行住宿:  400元/人
注:仅提供收款收据,所收取费用将全部用于赛事支出。

详细活动日程表及各场地活动安排将于赛前公布

参赛队伍、选手要求

//技术性规则//
器材规则:
1)传统弓应当是符合人类各民族在工业时代之前(十九世纪中期之前)所出现的弓型(含维多利亚靶弓,稀见弓种应提前向组委会提出相应历史依据),不包含任何延伸器材、瞄准辅助部件、弓身可以有彩绘或文字,但不得形成可以作为瞄准的规律性刻度或记号。为便于携带,可以使用对插式二分体弓,但不能使用螺栓搭接式二分体弓或三分体弓,不得使用人体工程学握把,不能安装瞄准窗、箭台、可具箭台功能的任何物件、张弓指示器、稳定器材等辅助设备。
2)箭支包括箭头,箭杆,箭尾,箭羽和箭标识。如该场赛事无特别要求,选手可以使用碳素纤维,铝等现代材料制作的箭杆。箭羽必须为天然羽毛。每名运动员应当在其使用的每支箭的箭杆上标明自己的姓名或字母等可识别的标明方式,当因某支箭因标记不明确而产生成绩争议时,该箭作为无效箭处理。在同一场比赛中必须使用完全相同的箭支,箭羽的样式和颜色、箭尾和箭标识都须相同。如因箭支损毁等原因造成数量不足时,可使用不同样式的替换箭支,但必须提前向裁判说明。箭前三分之一部分不得有标记或绘画。战弓赛之外的比赛仅允许使用靶箭头(特殊说明的除外)。
3)弓弦应当为传统弓样式,不限颜色和材质。可安装护弦线,也可加装箭口与箭尾端相配。但不得通过在弓弦上安装辅助瞄准装置如唇珠、鼻珠、窥视孔或做记号等方式辅助瞄准。
4)可使用普通眼镜、射箭眼镜和太阳镜。但不得辅助瞄准的眼镜装置,也不能标示有助瞄准的记号。
5)不可使用测距仪,望远镜和其他瞄准或测距工具。
6)未经组委会检查过的弓箭器材比赛时禁止使用。

射法规则:
使用中国传统弓的选手需使用拇指射法,即后手(钩弦手)用拇指钩弦,英式长弓选手可使用二指或三指钩弦射法,三角弓视同为中国传统弓,其他民族弓系应使用相应的传统弓射法(稀见弓种射法应向组委会提出该射法为其民族主流射法的依据)(注:弓型射法和服装搭配应符合相应民族风格),可以使用板指、手套、护手皮片或胶布带等保护拇指钩弦,并用于拉弓和撒放,不可使用指幅或脸幅射法,不可使用撒放器。

//服装装备建议//
强烈建议参赛选手应当穿着与所用弓型与技法相对应的民族传统服饰并携带相应装备,如扳指,指套,腰带,弓箭囊等,弓种与服装装备风格应属于同民族同时代。团体赛建议穿着统一或风格一致的队服(民族传统服饰)。

//安全规则//
1)选手不得做出任何有危险性的技术动作或其他可能导致箭支失手飞入安全区以外(目标区以外,护网或墙无法防护的区域)之地带的行为;
2)选手必须在指定位置朝向指定方向位置(即靶面)开弓,不得于其他地方开弓;
3)选手不得做出对自身有害的技术动作及器材,比如使用未经自己检测过的箭;
4)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触碰他人器材;
5)选手在行动中,应稳定携带器材,避免弓梢,箭头,箭尾等对路人或公私财物造成影响或损坏;
6)远射赛必须向指定方向射击,选手在开赛前应试验自己弓箭的角度与射程,避免超出安全距离范围。
7)战弓组所用弓箭器材仅限于该组别内,不得使用于其他比赛。战弓组选手不应在比赛中使用未经测试的弓箭,选手应当有充足的护具等保护自身;
8)在赛前和赛后,战弓组各位选手都应该拆卸箭头并包装好,防止来去路程的伤害;如果是外套箭头无法拆卸,也必须保证在箭囊或箭筒内,谨防受伤。
9)比赛前及比赛期间禁止饮酒。赛场内禁止吸烟,仅可在组委会许可且有指定标志的吸烟区或吸烟室吸烟。
报名和报到方式

报名方式:参赛选手或团队领队发送报名表至邮箱reform2007@163.com

相关咨询:忍冬课长 13810908937(微信同号)
报名表链接:
通过百度网盘分享的文件:
第十届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报名表.xlsx
提取码:7bo4

缴费方式:微店缴费

报到地点:线上另行通知
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25日

报名截止后(包括个人和团体)弃权的,报名费、参赛费将不予退还

注:以上报名方式为唯一指定报名渠道,其它方式报名无效。
参加本活动需自觉遵守相关治安、消防等管理规定,服从组委会安全管理工作,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归第十届西塘杯传统弓射箭邀请赛组委会与第十二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组委会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使用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联系方式 邮箱:admin@archery.wang QQ:3030918630

更多主题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W射箭论坛/ArcheryWang ( 京ICP备2024088681号-1|京ICP备2024088681号-1 )

GMT+8, 2025-4-16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